端午節(jié)就快到了,市場上又掀起“粽子熱”,面對市場上花樣繁多、品種齊全的粽子,大多數(shù)人更愿意買糯米、大棗、粽葉親手做,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,更多的是體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精粹,那么煮粽子放什么東西煮出來的粽子又香又好吃,煮粽子多長時間能熟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看看。
全文目錄:
1、煮粽子要放什么一起煮好吃
2、如何選擇好的粽葉
3、煮粽子多長時間能熟
4、粽子的保存方法:
煮粽子要放什么一起煮好吃
1.小蘇打
小蘇打是最常用的堿性物質(zhì),尤其是在洗蔬菜或洗碗時。只需少量添加即可有效軟化污垢。
此外,小蘇打還可以中和酸性物質(zhì),因為粽子葉子屬于酸性葉子。如果不添加堿性物質(zhì)來中和它們,粽子的味道就會變酸。
因此,如果你想讓粽子味道更香,一定要記得加一些小蘇打,不要太多,只要一小勺。
2.加鹽
在煮粽子的時候,很多人說粽子的味道不夠,因為你沒有在里面加一點(diǎn)鹽。
因為鹽和粽子葉混合在一起,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香氣的作用,從而充分激發(fā)粽子葉的香氣。同時,當(dāng)鹽與糯米混合時,它也可以使糯米的味道變甜。
更重要的是,在鹽的作用下,糯米會迅速收縮,這樣粽子會變得更緊實,沒有松散的碎片,味道也會更糯。
3.加熱水
在煮粽子時,90%的人用冷水煮粽子。事實上,這是不合適的。正確的烹飪方法是加入熱水。
因為用冷水煮粽子會增加粽子的烹飪時間,而粽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很快吸收水分,導(dǎo)致它膨脹,很容易膨脹,煮出來的粽子就不完整了。
所以一定要用熱水煮粽子,這樣可以縮短粽子的烹飪時間,避免出現(xiàn)三明治的現(xiàn)象。煮好的粽子即使冷卻后也很軟糯。
如何選擇好的粽葉
選擇粽葉時,要挑選比較鮮嫩、無損傷、無裂紋的粽葉,用水洗凈并切去粽葉上的根部和硬邊,才能減少粽子在煮的過程中粽葉碎裂的幾率,也可增加粽子的口感。
煮粽子多長時間能熟
粽子一般煮40-120分鐘。若是用高壓鍋蒸需要的時間短一些,若是普通蒸鍋則需要延長時間。要看煮好的粽子熟了沒,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捏一下,感覺到粽子軟而有粘性就是已經(jīng)煮熟的粽子。
粽子的保存方法:
煮好的粽子,如果不著急吃,就不要著急出鍋,可以繼續(xù)浸泡在水里。等到冷卻后再撈出。端午節(jié)的時候,我們都會包很多粽子,一次性包那么多肯定吃不完。然而端午節(jié)的時候天氣已經(jīng)很熱了,所以一定要學(xué)會正確的保存方法。粽子要掛起來,放在陰涼的地方,防止發(fā)霉變質(zhì),或者浸泡在清水里,放冰箱冷藏保存,這樣粽子不會變質(zhì),也不會變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