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即將來臨,各家各戶開始了包粽子的行動,而包粽子時,除了粽葉還能用什么葉子包呢?包粽子的粽葉又要怎么處理呢?粽葉是什么葉子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看看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
全文目錄:
1、粽葉是什么葉子
2、包粽子的粽葉怎么處理
3、生粽子怎么煮?
4、包粽子常用的幾種葉子?
粽葉是什么葉子
粽葉是箬竹、荷花、蘆葦、芭蕉、桂竹等植物的葉片,其中箬竹是禾本科植物,葉片為寬披針形,顏色為灰綠色,桂竹葉片和箬竹葉相似,而芭蕉葉呈長圓形,長約3米,寬度為30厘米,需要拆分為小片后才能使用。
包粽子的粽葉怎么處理
首先包粽子的粽葉是不建議直接包的,因為粽子的外表有一定的灰塵、細(xì)菌等有害物質(zhì),直接食用會對人體健康有所影響,且新鮮的粽葉比較脆嫩,直接包可能會出現(xiàn)破裂的情況,影響食材完整性和口感,因此包粽子的粽葉建議按照以下方法處理:
1、將粽葉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,清洗干凈表面灰塵等其他贓物。
2、然后在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,燒開后,放入粽葉小火煮10分鐘。
3、最后取出過涼水即可用來包粽子。
生粽子怎么煮?
1.粽子可以用高壓鍋煮,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后才能放入粽子,并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。
2.高壓鍋大火燒沸,當(dāng)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,再轉(zhuǎn)中小火煮30分鐘,然后關(guān)火燜20分鐘,最后將壓力閥取下,將鍋內(nèi)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;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,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。
3.在煮粽過程中如需加水應(yīng)加入沸水,而不要添加冷水。
4.煮好以后趁熱取出。吃時打開粽葉,粽香撲鼻,入口油而不膩,糯而不粘,成甜適中,香嫩鮮美是為上品。
包粽子常用的幾種葉子?
第一種,箬竹葉。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兩種粽葉之一,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區(qū)。箬竹葉比較寬,而且足夠長,本身的韌性還很好?;旧?-5片箬竹葉就可以包一個粽子,可以說它天生就很適合包粽子。
第二種,蘆葦葉。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另一種粽葉,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(qū)。蘆葦葉在北方有很多野生的,它的寬度一般,但是長度很長,還比較厚實,常用來包三角粽子,蒸熟后還有淡淡的清香味。
第三種,槲樹葉。它也叫槲包葉,外形寬大厚實,像一只巨大的手掌,有特殊的槲葉味。這種葉子主要在河南、陜西、山西境內(nèi)。包的粽子是長條形,叫做“槲包”。在外地很少看到,很多人沒見過。
第四種,茭白葉。它也叫菰葉,是最古老的粽葉之一,現(xiàn)在只在少數(shù)地方還繼續(xù)使用。它的葉子比較細(xì)長,很適合包牛角粽,也叫“角黍”,是傳統(tǒng)的特色粽子之一。也是非常少見,很多人都沒吃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