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一晃過得真快,一年一度的端午節(jié)馬上就要到了,那些喜歡吃粽子的朋友,又有口福了,你家有在對粽子進行準備嗎?我們包好粽子需要煮熟才可以吃,那么煮粽子水要沒過粽子多高,冷水煮粽子還是熱水煮粽子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看看。
全文目錄:
1、煮粽子水要沒過粽子多高
2、冷水煮粽子還是熱水煮粽子
3、煮粽子有哪些技巧注意事項?
4、粽子的做法:
煮粽子水要沒過粽子多高
蓋過粽子兩寸左右。
在蒸粽子時將粽子放入鍋中,然后往鍋中加入冷水,一般以冷水蓋過粽子且超過粽子表面兩寸左右即可。這是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,如果加水不夠多,上面的粽子會被頂出水面,不容易煮透,煮出的粽子也不夠軟糯。如果水放的太多則煮的時間會變長,另外在煮粽子的時候要一次性加好水,不建議中途添加生水。
冷水煮粽子還是熱水煮粽子
煮粽子不要開水下鍋,因為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粽子外熟內(nèi)生,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有硬芯,熱水下鍋的煮粽子還容易將粽子煮散花。
要知道百煮不如一燜,急火煮出的粽子會少了粽子的香味,而且糯米受熱不均勻會夾生,冷水下鍋的粽子口感更糯更黏口。
煮粽子有哪些技巧注意事項?
1、煮粽子的水要浸過粽子兩寸左右
這是因為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,如果水不夠多,上面的粽子會被頂出水面,容易出現(xiàn)沒煮透的情況。這里要再提醒大家一句,包粽子的時候米不要放太多,同樣煮的時候會膨脹,把粽子葉漲裂。
2、粽子煮熟后不要立即撈出
粽子煮熟后最好浸泡10-20分鐘,這樣可以使粽葉中的香味完全進入到粽子中。
3、大火燒、小火煮、關火燜
看到很多人煮粽子是全程大火煮,也有的水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煮直接煮熟,然后撈出來趁熱吃,可是粽子放冷后就容易回生,吃不了,有吃冷粽子習慣的人,在煮粽子時就要掌握好下面的技巧。
粽子的做法:
1,糯米洗干凈以后,加水浸泡一個小時。
2,粽葉剪掉頭尾,清洗干凈后,放入清水中,煮10分鐘,這樣粽葉在用的時候,不容易開裂,有韌性。
3,放入喜歡的配料,比如紅棗,蜜棗等。和糯米一起包起來,包法很多,只要最后不漏米就可以,包好后用棉線綁住。如果是包咸肉粽等,肉需要提前腌制。
4,把粽子放入高壓鍋中,加入清水,大火燒開后,小火煮一個半小時,不要接著打開吃。要浸泡一晚上,第二天吃最好吃,粽香更濃,口感也更好。如果著急吃,也至少要浸泡2個小時以上才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