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腸是人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物,屬于腌臘制品,以豬肉為主要原料,經過腌制后發(fā)酵長時間烘烤而成的肉制品。其味咸鮮醇香,深受人們喜愛。臘腸除了直接切片食用后,還可以搭配蔬菜炒制食用。臘腸可以和荷蘭豆、芥藍等蔬菜一起搭配。
臘腸炒荷蘭豆
所需食材:臘腸、芥藍、生姜、白酒、白糖、鹽
做法步驟:
1、首先將荷蘭豆用清水洗凈擇去兩端的絲兒,臘腸切薄片留著備用。
2、鍋中放入適量熱水,水開后放入荷蘭豆汆燙變色,馬上撈起浸入冷水中2分鐘瀝水備用。
3、鍋置火上,放入臘腸小火煎至透明,投入荷蘭豆大火翻炒幾下,加入鹽、味精繼續(xù)翻炒均勻,出鍋盛盤即成。
臘腸炒芥藍
所需食材:臘腸、芥藍、生姜、白酒、白糖、鹽
做法步驟:
1、首先要提前燒一鍋熱水,在水里滴幾油,等到水開后放進芥藍灼燙至變青綠。
2、全部轉色后,撈起瀝干水分。
3、熱油鍋,爆香姜片。
4、然后放臘腸進鍋中,一直翻炒至臘腸變透明。
5、倒進瀝干水分的芥藍,爆炒1分鐘。
6、加入白酒,翻炒均勻。
7、加入白糖、鹽翻炒均勻即可。
臘腸跟香腸的區(qū)別
1、用料不同:臘腸的主要用料為純肉類食材,里面沒有添加淀粉,香腸的主要用料有純肉,也有內臟類食材等,有些里面還會添加淀粉。臘腸,是以肉類食材為原料,再加上各種調料灌制而成,主要用料為純肉,沒有加入淀粉類物質。香腸的原料中,除了肉類食材外,通常還會摻入一部分內臟類食材或動物凝固血,再加調料制成,有些香腸中還會加入一部分淀粉類物質,而非用純肉制成。
2、做法不同:兩者都需先將原料絞碎、腌制并灌入腸衣中,但是在干制過程中,臘腸采用的是自然晾曬等工藝,香腸多采用松柏枝煙熏工藝。臘腸在制作過程中,需要先將肉類原料絞碎,然后放調料進行腌制,再灌入動物腸衣中,經過自然晾曬、風干或烘烤等工藝制作而成。香腸在制作過程中,需先將各種原料絞碎,并加輔料腌制后,再灌入腸衣中,經過松柏枝煙熏工藝制成。
3、口感不同:臘腸吃起來比較耐嚼,味道比較咸,香腸吃起來肉質略軟一些,還會帶有煙熏味。用料和制法的不同,也就形成了臘腸和香腸不同的口感。臘腸口感較硬實,吃起來就是純肉的感覺,并且味道比較咸,很有嚼勁。香腸的口感沒臘腸吃著硬實,如果是加了較多淀粉的香腸,吃起來還會有面面的感覺。此外,有些香腸中還帶有明顯的煙熏味。
4、保質期不同:臘腸的保質期較長,可以放3個月到1年不等,香腸的保質期較短,通常不能放超過3個月。臘腸的原料為純肉,并且經過自然的晾曬、風干制成,保質期比較長,在儲存方法得當的情況下,至少可以放3個月以上,如果放冰箱里冷凍,最長可以放1年左右。香腸用的原料較多,有些還加了淀粉,因此保質期比較短,放冰箱中冷藏保存,最多不超過3個月。
臘腸是生的還是熟的
一般情況下,臘腸是生的。臘腸外面的腸衣在制作過程中是生的,臘腸里面灌注的肉也是生的,沒有煮熟,所以臘腸是生的,不能直接食用,之所以制作時,都使用生的原材料是因為這樣制作出來的臘腸保存時間更久。所以臘腸一般不可以直接食用,需要經過蒸煮后才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