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豆腐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小吃,制作工藝較為復雜,黃豆經過篩選、脫殼、浸泡、磨漿、過濾、煮漿、點漿、成型、劃塊、發(fā)酵等十道工序。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,和脾胃,消脹痛,清熱散血,下大腸濁氣,常食者,能增強體質,健美肌膚。那么臭豆腐熱量高嗎?減肥期間可以吃臭豆腐嗎?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臭豆腐的熱量比較高。
臭豆腐的熱量比較高,每100個臭豆腐汁中含有320大卡左右的熱量。主要是用豆腐經過發(fā)酵之后制作而成的一種食品,聞起來味道比較臭,但是口感非常的清香。這種臭豆腐中含有比較多的植物乳酸菌,攝入人體之后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。而且這種臭豆腐中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,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、促進新陳代謝。所以減肥人士應盡量避免食用。
臭豆腐的做法
1、制作豆腐
黃豆5000克用水泡發(fā),泡好后用清水洗凈,換入清水20-25kg,用石磨磨成稀糊,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,裝入布袋內,用力把漿汁擠出,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后再擠,如此連續(xù)豆渣不沾手,豆?jié){已擠完時,撇去泡沫,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,倒入缸內,加進石膏汁,邊加邊用木棍攪動,約攪15-20轉后,可滴上少許水,如與漿混合,表示石膏汁不夠,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。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,約過20分鐘后即成為豆腐腦。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,蓋上木板,壓上重石塊,壓去水分,即成豆腐。
2、豆腐發(fā)酵
將青礬3克放入桶內,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,倒入鹵水放入豆腐浸泡2小時左右,撈出豆腐冷卻。然后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,春、秋季約需3-5個小時,夏季約浸泡2小時左右,冬季約需6-10個小時,注意胚子硬多泡,軟少泡,鹵好后取出,用冷水洗一下,裝入篩子瀝干水份,洗后的水留著,洗到水濃時倒入鹵水內。
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,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,待焦黃,即撈出放入盤內,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,將辣椒油、醬油、麻油倒在一起調勻,放在豆腐洞里即成。
3、鹵水制作
臭豆腐的鹵水配料,是采用豆豉、純堿、青礬、香菇、冬筍、鹽等共同煮制成。用黑豆豉煮沸,冷卻后加香菇、冬筍、白酒等佐料,浸泡15天左右即可。冷水15千克,豆豉3千克,將豆豉放入冷水燒開,再煮30分鐘左右,然后將豌豆冷卻。將純堿100克,青礬20克,香菇200克,冬筍4000克,鹽750克,白酒150克,豆腐腦1500克依次加入冷卻后加入豆豉汁,浸泡15天左右每天攪動一次,發(fā)酵后即成鹵水。
鹵水做好之后,每天用多少就取多少過濾出來做,鹵水浸泡白豆腐,用量可以適當,鹵水浸過白豆腐就好,如果想讓豆腐臭一些,可以浸泡時間長一些,正常白豆腐腌制時間半個小時左右即可用來油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