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端午時節(jié),吃粽子是端午的一大習(xí)俗,市面上早就掀起了一股粽子熱,那么粽子煮好就拿出來還是放到水涼再拿好吃,煮粽子有什么技巧嗎,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看看。
全文目錄:
1、粽子煮好就拿出來還是放到水涼再拿好吃
2、生粽子怎么煮
3、煮粽子的技巧
粽子煮好就拿出來還是放到水涼再拿好吃
放到水涼再拿出來會更好吃一點(diǎn),這樣燜一會兒會更加軟糯。
1、粽子出鍋后不用放入涼水中,讓其自然晾涼就可以了。
2、煮好的粽子需要放在水中浸泡的,但是卻不是直接將粽子放于冷水中浸泡。這種食物煮熟之后,不要著急將其從鍋中拿出來,可以繼續(xù)將其留在鍋中浸泡。
3、如果是用的普通的鋁鍋煮粽子,這樣需要在鍋中浸泡一個小時以后再出鍋,如果是用高壓鍋煮粽子,這個時候可以在關(guān)火之后,將粽子燜在鍋中20—30分鐘左右,這樣可以使粽子的口感更加的香甜。
生粽子怎么煮
一般的鍋?zhàn)?/p>
鍋刷洗干凈,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地碼放到鍋里,再倒入足量的水。
在碼放的粽子最上邊放上一些重物壓住,以免粽子在煮的時候飄起來,這樣就可以放心地開火煮粽子了,先武火煮開,再文火慢煮。
高壓鍋
同樣是將粽子整齊碼放于鍋內(nèi),加入足量的水后稍加重物壓住,高壓鍋煮粽子用重物壓住不僅可避免粽子在煮的時候飄起來,還可以防止粽子跑米。但是在壓粽子時要保證高壓鍋限壓閥排氣暢通無阻。
大火煮至限壓閥開始排氣后轉(zhuǎn)回小火,繼續(xù)煮30分鐘即可。
煮粽子的技巧
1、用冷水煮粽子
建議在煮粽子時用冷水煮,這樣隨著水溫的升高,粽葉的清香就會慢慢地滲透到糯米中,使粽子的味道更清香,口感更好,粽子里不會有硬心,吃起來非常的可口。
但是如果用熱水煮的話,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容易被撐開,水進(jìn)入內(nèi)部,粽子就會變的松散不好吃,并且粽葉味道也不會散發(fā)出來,口感和味道比較差,并且還容易夾生。
2、用重物擠壓
建議在煮粽子時,可以先把粽子放在鍋中,倒入適量的涼水沒過粽子,然后用重物壓在粽子上,使粽子不會漂浮起來,這樣粽子在煮的時候受熱均勻,糯米更加松軟與堅實(shí),口感更棒。
3、用中小火燜煮粽子
想要煮一個優(yōu)質(zhì)粽子出來,那么煮粽子的時間也很關(guān)鍵,一般在添加涼水,用大火燒開后,要轉(zhuǎn)為中小火再慢煮2-3分鐘,這樣會使粽子更加的入味與松軟,更不容易夾生。
4、煮后好要浸泡段時間
粽子在燜煮后,不要急于撈出來,應(yīng)該放在鍋中悶上2個小時,這樣可以使粽子變得更香、更甜、更軟。如果時間足夠的話,粽子放入鍋中悶的時間越長,那么口感就會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