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文目錄:
1、粽子煮熟撈出來為什么顏色不好看
2、粽子煮多長時間最好
3、粽子的煮制技巧
4、食用粽子注意事項 :
粽子煮熟撈出來為什么顏色不好看
高溫氧化變黃了。
粽葉里面的葉綠素高溫下被破壞氧化了。葉綠素經(jīng)常會受到光和氧氣作用,被光解為一系列小分子物質(zhì)而褪色.光解產(chǎn)物是乳酸、檸檬酸、琥珀酸、馬來酸以及少量丙氨酸.
粽葉包粽子肯定要經(jīng)歷這個,這樣才能釋放出粽葉中的天然香料和微量元素 才有粽子味!所以粽子最好是用棕櫚葉條來包裹。
同時粽子加熱變成黃色是因為加了食用堿。食用堿呈固體狀態(tài),圓形,色潔白,易溶于水。 食堿并不是一種常用調(diào)味品,它只是一種食品疏松劑和肉類嫩化劑,能使干貨原料迅速漲發(fā),軟化纖維,去除發(fā)面團的酸味,適當(dāng)使用可為食品帶來極佳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以增進人們的食欲。食堿大量應(yīng)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條、面包、饅頭等。
粽子煮多長時間最好
粽子煮的時間和使用的器皿有關(guān),如果使用普通的鍋煮粽子,煮2-3個小時最好,保證粽子完全熟透不會出現(xiàn)夾生,煮熟后關(guān)火等待一小時后撈出,如果使用高壓鍋煮粽子,煮30分鐘最好,最多不能超過1小時,以免煮的時間太長粽子破裂。
另外煮粽子的時間也和粽子的大小有關(guān),買來的個頭較小的冰凍粽子用冷水下鍋煮時,等待水完全沸騰后繼續(xù)用小火煮20分鐘即可,個頭較大的冰凍粽子煮20-30分鐘即可,包裝袋上也會有說明,需要注意的是煮粽子的水位高度要至少沒過粽子10厘米。
粽子的煮制技巧
為了讓粽子口感更好,我們可以在煮制過程中添加一些調(diào)料,如鹽、料酒、姜片等,這樣可以讓粽子更加香味濃郁。同時,需要讓水盡量覆蓋粽子,這樣可以保證粽子煮得更熟。在煮粽子的過程中,需要不斷地加水,以確保粽子不會干燒。
食用粽子注意事項 :
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,含米量約一碗左右,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。因此,專家建議,吃粽子,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,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。
吃粽子的同時,搭配蔬菜、水果可幫助腸、胃蠕動,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、胃道消化不良。
此外,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,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,比如西瓜,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。
粽子應(yīng)趁熱吃,加了油脂、肉、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,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。有些質(zhì)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(xiàn)象,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(xiàn)象更明顯。
粽子屬于主食,三餐都可以吃,早餐甚至更合適。因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,飲食數(shù)量較少,清香溫?zé)岬聂兆映云饋矸奖恪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