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之后天氣逐漸變冷,喝一碗熱乎乎的湯可以幫助抵御寒冷。羊肉湯是最適合秋冬季節(jié)的湯品,味道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,能夠御寒補虛,對身體有益。羊肉湯雖然好喝,但很多人都不會燉,燉出來的羊湯有很大的膻味,而且顏色也不奶白,反而有些發(fā)黑,一點也不好喝。燉羊湯的做法非常簡單,但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,就會燉得不好喝。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和氨基酸,自身就具有很濃的鮮味,而膻味主要來自于肉中的脂肪。使羊肉沒有膻味并且軟爛的方法如下:
1、燉羊肉一定要買帶皮羊肉,把表面殘留的毛清理掉,洗干凈,然后切成小塊,放進(jìn)清水中浸泡一小時,把血水泡出來,能減小腥味,并且避免湯色發(fā)黑。浸泡至水變得很清澈后撈出,沖洗干凈。
2、切一些蔥段、姜片,鍋里倒入一些清水,放入洗干凈的羊肉,加入一些蔥段、姜片,再倒一大勺料酒,開大火焯水,煮出浮沫后用勺子撇掉,那是殘留的血水,然后撈出用水沖洗干凈。
3、另起鍋,鍋里放入一小塊豬油,融化后倒入焯過水的羊肉,用小火煸炒一會兒,炒至顏色金黃,炒出羊肉中的脂肪,讓帶有膻味的脂肪酸迅速揮發(fā)掉,這樣燉好的羊肉湯就沒有膻味了。
4、加入蔥段、姜片炒香,倒入湯鍋中,加入足夠多的開水,加入2片白芷,再加一勺料酒,不用蓋蓋子,用大火煮20分鐘。
5、當(dāng)湯色變成奶白后,蓋上蓋子,小火繼續(xù)燉30分鐘。白蘿卜洗干凈,去皮后切塊,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食鹽,再燉20分鐘。
燉羊肉最佳配料
燉羊肉放的調(diào)料可以分為三類。第一種是提鮮類,包括蔥、姜、蒜、黃酒、八角、花椒、草果、香葉、陳皮、干桔皮等其它香料。第二種是增味類,包括食鹽、胡椒粉、生抽、雞精、陳醋、白糖、老抽、耗油等其它調(diào)料。第三種是去腥類,包括山楂、桔皮、甘蔗、綠豆、紅棗等食材。
燉羊肉“三不放”
1、不放醋、醬油
醋與醬油的顏色比較深,加入羊湯中會破壞湯色,也會遮蓋羊肉的鮮味。而醋性質(zhì)與酒一樣甘而溫,再加上羊肉的燥熱,一同吃下容易熱上加熱,不太健康。
2、不放雞精、味精
羊肉湯之所以鮮美,是因為新鮮的羊肉在長時間的燉制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大量的“谷氨酸鈉”,是很重要的提鮮物質(zhì)。這時,如果在羊肉湯中額外再添加味精、雞精就有點多余了。
3、不放花椒、八角
花椒、八角這一類的香料,味道比較沖,容易遮蓋住羊肉的鮮美。而且,兩者加入羊肉湯中,還容易使湯色變紅,所以燉羊湯的時候最好不要放花椒、八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