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南第一湯指的是福建廈門當(dāng)?shù)匾环N名吃,而這個土龍一般指雜食豆齒鰻,它是一種海鰻,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動物。在閩南,這種海鮮被拿來燉湯,因為燉法有大補的作用,所以被當(dāng)?shù)爻蔀榈谝粶步型笼垳?/strong>
土龍實際是一種豆齒鰻(類似于電鰻形狀),制作土龍湯非常復(fù)雜,首先挑選優(yōu)質(zhì)的豬尾骨和豬蹄加入少許料酒進行去腥,然后下鍋煸炒,之后放到瓦罐鍋中吊湯,土龍要切成段進行油炸一下,等豬骨湯慢火熬制兩小時后,再放入枸杞、黨參、當(dāng)歸等中藥材再倒入特制的固本酒和土龍一起在用小火煲湯半小時的。另外,有的將土龍在煮之前先腌制一下,這樣在蒸煮時土龍里面的肉更有味道;異香撲鼻的土龍湯具有滋補強壯、活血通絡(luò),而且對跌打損傷、骨折、骨濕痹痛等癥狀也有療效;新出鍋的土龍湯香而不膩,藥濃而不苦。雖然是大補的湯,但小孩因為腸胃比較弱消化功能不健全,它的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,但是藥性比較強,所以小孩不能喝。
土龍生活在稀松的土壤中,它體型龐大但行動相當(dāng)敏捷,主要生活在江南沿海一帶,它只不過是一條普通的淡水魚。它喜歡經(jīng)常進入河川下游處生活,棲息于淡、海水交匯的河口地帶,喜歡埋藏于淺水域的爛泥底質(zhì)中,以貝類及甲殼類為食。
土龍湯適合中老年和體弱腎虛的人群食用,因食蟹豆齒鰻魚和尾骨這兩種主要食材熬能緩解腰背酸痛的功效,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和通經(jīng)絡(luò)的作用。孕婦可以適量吃土龍湯能夠滋補身體,產(chǎn)婦能得到最好的滋養(yǎng)。但患有腸胃道不適和發(fā)熱的病人不能食用,可能會導(dǎo)致病情加重從而引起腹瀉、惡心等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