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問智力題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元買鞋子,
1、向爸爸借了500塊錢,向媽媽借了500塊錢,一共是有1000塊錢,買了雙皮鞋用了970塊錢,有1000-970=30塊錢是對的 。
2、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塊,向媽媽借了500塊 。一共1000塊。然后小明到商店買了鞋子,鞋子是970元,剩下了30元,他分別給爸爸10元,然后給媽媽10元,自己剩下10元 。他現(xiàn)在欠爸爸490元,欠媽媽490元。
3、這一題可以用會計方法說出來 首先小明分別向爸媽借500,就表明小明的負債(即小明的欠的錢)是:500+500=1000元 而小明手中的現(xiàn)金是:500+500=1000元 兩者分開算容易理清思路。小明買一雙鞋970元,找回30。
4、首先,向爸爸借了500元,向媽媽也借了500元,買了雙鞋子花了970元,還剩30元。這里錢還是對的。還了爸爸10元,還了媽媽10元,自己還剩10元。
5、答案:其實小明只向爸爸、媽媽各借490元,共980元,買鞋用去970元自己剩下10元。
小明和別人各借了500元買鞋,花了970,還剩30,回來給沒人各還了10,剩10...
一共向爸媽借了1000元,還了爸媽各10元,就相當(dāng)于只借了980元,買了970元的鞋,980-970=10元,所以,剛好剩10元。
這類問題是比較容易誤導(dǎo)人的。我們重新算一下就明白了:買了雙鞋花了970,如果平分借來的錢就是970/2=485。就是從媽媽手里借來500花了485,從爸爸手里借來500也花了485。還爸爸10,還媽媽10。
小明向爸爸媽媽各借500元,買鞋子花去970元,還剩30元。
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塊,向媽媽借了500塊 。一共1000塊。然后小明到商店買了鞋子,鞋子是970元,剩下了30元,他分別給爸爸10元,然后給媽媽10元,自己剩下10元 。他現(xiàn)在欠爸爸490元,欠媽媽490元。
所以490+490+10是不對的。應(yīng)該是485+485+30就對了。
這一題可以用會計方法說出來首先小明分別向爸媽借500,就表明小明的負債(即小明的欠的錢)是:500+500=1000元而小明手中的現(xiàn)金是:500+500=1000元 兩者分開算容易理清思路。小明買一雙鞋970元,找回30。
小明借了500塊,買鞋花了970,還剩下多少元錢?
1、向爸爸借了500塊錢,向媽媽借了500塊錢,一共是有1000塊錢,買了雙皮鞋用了970塊錢,有1000-970=30塊錢是對的 。
2、計算:借了爸爸490,媽媽490. 490+490=980元(借錢的總金額),買鞋子用了970元。所以剩下10元。另一個思路:最先向父母各借500元,后又還回每人10元,自己最后實際借錢980元,買鞋970元,還剩10元在自己手上。
3、首先小明向爸爸媽媽,各借了500元,買雙鞋花了970,剩下30,然后又還了爸爸媽媽20元,可以說這20元也是在那1000元之內(nèi)含著的,即970+20+10正好等于1000元整。
4、他的確是剩下了30塊,然后自己又留了20塊,還給了他爸爸10塊。這說明這小明還是挺精的吧,而且他不是說戒嗎,然后他就先還給了他爸爸10塊,剩下的450塊再還給他,還有再還給媽媽500塊。
5、其實總共借了1000,花了970,你自己還剩30。分別還爸爸媽媽10塊錢,就是還欠爸爸媽媽各490,加起來是980,。
6、小明借了他爸媽各500元錢,拿去買了一雙鞋花了970,剩了30元錢,還給爸媽各10元后,自己身上就只剩了10元了(還是借的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