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稚園和幼兒園之間沒有什么區(qū)別,僅僅只是叫法的不同。幼兒園是大陸的一種稱呼,幼稚園是港臺的一種稱呼。幼稚園一開始的稱呼方法是來源于日本。
幼稚園什么時候改名成幼兒園?
是在1951年的10月1日,當時中華人民政府馬上就頒布一個改革學制的規(guī)定明確規(guī)定實施嬰幼兒教育的組織,全部都是幼兒園。幼兒園主要是收三歲到7歲的幼兒,使得他們的身心在進入到小學之前就可以獲得健全的發(fā)育。這一個學制能夠有效確定在學制上面的基礎地位,學前教育還會開始一段新的發(fā)展歷程,另外從這一個文件中就可以得知,幼稚園從原先的名字改變成幼兒園。
世界上最早的幼兒園
世界上最早的幼兒園是在1802年時創(chuàng)建,但那個時候不稱之為幼兒園,而是稱之為性格形成新學校,簡稱就是幼兒學習。這所幼兒學校專門招收兩歲到6歲的兒童,可以展開學前教育,大家一起唱歌跳舞,一起做體操,一起做游戲,到處都會充滿著喜悅。德國學前教育專家在1837年時開了一家幼兒園,在這一家幼兒園中只是通過游戲的方法,然后針對兒童去做出一些心理培訓。
我國的幼兒園
我國的幼兒教育機構是在1903年的時候開始,最早是在光緒29年,當時的清政府就把幼兒園稱之為蒙養(yǎng)院。在1912年時又改成蒙養(yǎng)園,然后經(jīng)過10年之后再度的更改名字變成了幼稚園。幼兒園這一個稱呼方法一直到了新中國創(chuàng)建之后才做出了改變。這可能是時代的變化,可能是社會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各大教育機構基本都會被稱之為幼兒園。但港臺還是會稱之為幼稚園,至今沒有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