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觀指的是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。世界觀又被稱之為宇宙觀,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整體的看法。由于每個人的社會地位不同,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,會形成與眾不同的世界觀?;镜膯栴}是精神和物質、思維和存在之間的聯系,可以劃分成兩種對立的世界觀,是人們經常性說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唯心主義世界觀。
人生觀
人生觀屬于一個哲學術語,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(tài),屬于社會關系的產物。主要是指對人生的看法,還是對于人類生存價值的一種看法。生存觀和世界觀之間有聯系,是人們在平時生活中逐漸發(fā)展和產生的。
價值觀
價值觀的形成是針對某一件事物的根本觀點和整體的看法,是人們在認識某一個事物的基礎上而形成。簡單來說是指人們對于周圍事物的看法,一方面是價值尺度,另外一方面是價值取向。這些都將成為價值目標,成為人們判斷某一件事物是否具有實在價值的評價標準。
三觀的形成
三觀的形成會有一種依存關系,具有辯證統一、相互作用的特點。它的形成是多個方面的共同作用,包括個人經歷、個人經驗、思維發(fā)展、個人欲望。這里的個人經歷是指人生中的某一件事件,例如曾經跨行大半個中國,去過唯美的神圣雪山,對農村了如指掌,這些都能有效奠定大家對世界認識的基礎。他人經驗是指書本上面的知識以及身邊人傳授的道理,甚至網絡上的三觀都可能會被人吸收。思維發(fā)展是指人的思維一直都在不停的發(fā)展,到了后期會逐漸完善思維能力,會有意識的利用邏輯思維。個人欲望是指人們渴望安逸的生活、渴望金錢、渴望感情。但這一切都只是作為舉例,因為欲望并非是唯一的因素,不能直接決定三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