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最罕見的眼睛顏色是什么,眼睛顏色背后的科學.
什么顏色的眼睛最罕見呢?
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容易回答,其實不然。事實上,關于什么顏色最罕見,常常存在一些爭論。
因為“罕見”本身是一個相對的術語,有時候一種眼睛的顏色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可能非常罕見,而在另一個地方卻非常常見。
不過,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一些不太常見的眼睛顏色。
綠色很可能是世界上最罕見的眼睛顏色之一。據(jù)說,世界上只有2%的人擁有綠色眼睛,盡管很難確定這個數(shù)字的來源。
綠色眼睛在北歐和中歐最常見,在南歐和西亞也有。雖然棕色眼睛占人口的大多數(shù),但在一些地區(qū),擁有綠色或藍色眼睛的人比棕色眼睛更普遍,例如愛爾蘭、蘇格蘭和冰島。
伊麗莎白·泰勒以她的紫羅蘭色眼睛而聞名,盡管事實上她只是有一雙非常藍的眼睛,在光線的照射下會變成紫羅蘭色。白化病患者的眼睛有時呈紫色或紅色。
但真正的紫色和紅色并不會自然地出現(xiàn)在人類的眼睛上。然而,有些眼睛在特定的光線或化妝條件下會呈現(xiàn)紫色。
真正的琥珀色眼睛在人身上非常罕見,甚至比其他顏色更罕見。琥珀色的眼睛是有一種強烈的黃色,金色,或黃褐色和銅色色調,這可能是由于脂色素的增加。
琥珀色的眼睛代表是狼,在狗、貓、貓頭鷹、老鷹、鴿子和魚等動物身上也常出現(xiàn)。
與很多人的想法相反,真正的黑眼睛并不存在。但有一些人的眼睛里含有很多黑色素,在很多光線條件下,可能會出現(xiàn)黑眼睛。這不是真正的黑色,然而,只是一個非常深的棕色。
眼睛顏色背后的科學
眼睛顏色是什么因素決定的呢?
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有16種不同的基因在決定眼睛顏色方面發(fā)揮作用,其中有兩種基因HERC2和OCA2起主要作用。這些基因決定了虹膜中黑色素的含量。
虹膜是眼睛的有色部分,本質上算是控制瞳孔的大小的肌肉。當光線暗淡時,瞳孔擴大,相反,在明亮的燈光下瞳孔變小。瞳孔也會根據(jù)聚焦的物體改變大小。
當瞳孔的大小發(fā)生變化時,黑色素就會被壓縮或分散開來,眼睛的顏色就會發(fā)生極其輕微的變化。
黑色素是最常見的色素,它存在于眼睛、頭發(fā)和皮膚中,有兩種類型,pheomelanin(偏紅黃)和eumelanin(偏棕黑)。
我們體內并沒有藍色和綠色的色素,只有黑色素及其衍生物。那么,黑色素是如何創(chuàng)造出綠色或藍色眼睛的呢?
我們的虹膜有前后兩層,在這兩層之間有一層薄薄的組織——基質,基質中含有膠原蛋白,虹膜的后一層含有部分黑色素。
藍眼睛的人在虹膜的前一層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黑色素eumelanin,所以當光線穿過眼睛時,它會射入虹膜的后面再反射出去。
而當它穿過基質時,膠原蛋白的存在導致藍光散射,使眼睛看起來是藍色的。
綠眼睛的人在虹膜的前一層只有少量的黑色素pheomelanin,同樣的,光的散射作用產生了藍色,與偏紅黃的pheomelanin混合在一起,使眼睛看起來是綠色的。
棕色眼睛的人在虹膜的兩層都有偏棕黑的黑色素eumelanin,所以光散射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,眼睛看起來更黑是因為更多的光被吸收了,而深淺的變化來自于黑色素的數(shù)量。
而白化病患者的虹膜兩層都缺少色素,光線會從眼睛后部反射并離開眼睛。由于視網膜后部的血管,光線通常會反射回紅色。
當這種紅色與缺乏黑色素導致的淺藍色虹膜結合在一起時,眼睛就會看起來是紫色的。
另外,虹膜和基質的紋理、色素沉淀、纖維組織和血管等,會讓眼睛有不同的變化。
在一定程度上,眼睛的顏色還取決于環(huán)境,尤其是光線。比如,在某些光線下,淡褐色的眼睛有時候顯出棕色,有時候綠色。
下一代的眼睛是什么顏色嗎?
到現(xiàn)在,科學家們仍然沒有辦法準確地猜測眼睛的顏色,因為有多達16種不同的基因可能有助于確定眼睛的顏色。
過去,一般認為藍眼睛是隱性基因,棕色眼睛是顯性基因,但現(xiàn)在發(fā)現(xiàn)眼睛的顏色是由多達16個不同的基因決定的。
事實上,幾乎任何組合的親子眼睛顏色都可能發(fā)生。但一般來說,深色會主導淺色。
看到這里,有沒有想去照照鏡子,看看自己的眼睛顏色呢?如果改變光線,可以清晰地看到眼睛顏色變化呢,是不是很神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