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是大智若愚的人,身上越有這三個特征!
老子曰: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?!?/p>
其中,大智若愚是指那些看起來很愚笨,但實際上有大智慧的人。
在儒家和道家看到,大智若愚是一種崇高的境界,代表了處世的至高智慧。那么什么樣的人,可以稱得上“大智若愚”這四個字?
一、擅長選擇
我們生活中遇到過這類人,他們看起來能力不強,但是運氣卻非常好。在面臨每一次人生的重要抉擇,都能押中正確的一方。
選擇比努力更重要,決定你人生成敗的,往往是人生中幾次關(guān)鍵的選擇。方向錯了,越努力越迷茫。站在風(fēng)口上,豬都能飛起來。
做對了選擇,那么離成功就不遠了。
大智若愚的人,雖然看起來并不機靈,不像有些人那么左右逢源,分析問題也能說得頭頭是道。
但正因為處于旁觀者的角度,因此看待問題更加清晰,所以在做出選擇時,更加理性和客觀。
二、懂得示弱
大智若愚的人,對外展示的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形象。對其他人而言,沒有任何攻擊性,往往能收獲良好的人際關(guān)系。
主動示弱,并不是懦弱的表現(xiàn),而是明哲保身的大智慧。懂得示弱的人,從不主動樹敵,因此會給人謙遜仁義的印象。
反之,有些人做事的時候喜歡強出頭,以自我為中心,絲毫不懂得退讓。但是,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,凡事喜歡強出頭,遲早會因此惹禍上身。
在與人交往時,常常賣弄小聰明,仗著自己口才好,說話總是壓人一頭。常常因為逞一時口舌之快,禍從口出,得罪別人而不自知。
三、活在當(dāng)下
有些人總是緬懷過去,糾結(jié)過去的利益得失。有些人總是幻想未來,想不通過努力就不勞而獲。這兩種人都是不成熟的行為。
真正大智若愚的人,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謂的事情上。
因為他們內(nèi)心十分清楚,過去的無法改變,未來無法預(yù)知,唯有專注當(dāng)下,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。
曾國藩曾說:“未來不迎,當(dāng)下不雜,過往不戀。”
凡做一事,必定全神貫注投入其中,雖然外人看起來難免有些呆板,但這種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精神,恰恰是每一個成大事的人必備的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