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網(wǎng)友問樂陵的由來,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樂陵的由來。
樂陵地名之來源,根據(jù)1991年《樂陵縣志》記載,主要有四種說法:
一是筑“重合”城,樂陵得名說。主要依據(jù)《元和郡縣志》載:重合“故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,漢置,屬平原郡,今名魏王城?!敝睾稀翱h北至滄州一百三十五里,本樂毅攻齊所筑?!?/p>
二是因“樂成陵”得名說。主要依據(jù)清順治《樂陵縣志》載:《輿郡要覽》中“漢桓帝由河間入繼大統(tǒng),尊崇祖父陵為樂成陵。樂陵之得名由此始?!?/p>
三是因“阿斗墓”得名說。主要依據(jù)清乾隆《樂陵縣志》載:蜀漢后主劉禪降魏,封為“安樂公”于此地,死后葬于縣城南五里一大高丘上(今五里塚)。而縣因此得名“樂陵縣”。
四是大阜曰陵說。主要依據(jù)清《山東通志》載:“大阜曰陵;樂取四民用足,國乃安樂之義也?!边@四說中,經(jīng)過當(dāng)時修志者們再三核實,反復(fù)考辯,一致認(rèn)為前三說都有錯誤,唯以后者立說較妥,便一直沿用。
在1991年縣志編修,由于人員文化水平差異大,閱讀史書明顯不足,以致誤導(dǎo)。當(dāng)時修志人員根據(jù)個人需要斷章取義地摘錄古籍,不管其中邏輯關(guān)系。論證樂陵地名來歷,首先要從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著手,然后才是地方志有關(guān)樂陵的記載。
以上就是樂陵的由來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