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公主為什么嫁不出去?
唐朝時期的公主之所以難嫁,是因為公主去世,駙馬就需要服喪三年。而且唐朝的公主不守婦道,飛揚跋扈。最后一個原因是唐朝的駙馬想要升官,會有著較大的難度。
從武則天開始,女性就開始擁有了比較高的地位,所以唐朝的公主和其他朝代有所區(qū)別,顯得比較尊貴。唐朝的公主如果死了,那么作為駙馬就必然需要服喪三年,這也是唐朝氏族根本就不愿意去接觸公主的主要原因。而且唐朝氏族也會認(rèn)為每天活在陰影之下,還不如直接就選擇一個普通的女子。然后能夠逍遙自在。
唐朝公主如果嫁給一些大臣家的兒子,這其實就是一種下嫁,但是對于公主來說,因為背后有娘家人撐腰,所以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會飛揚跋扈,同樣也會成為一家之主,根本就不會把公公婆婆又或者是駙馬放在眼中。這樣的公主就算是放到現(xiàn)代社會中,大家也同樣會望而止步吧。再加上唐朝公主一直都會把武則天當(dāng)成是偶像,所以也會經(jīng)常性出現(xiàn)一些不守婦道的行為,駙馬在此時照樣是敢怒不敢言,就算擁有著尊貴的地位,就算擁有著榮華富貴,這些男子斷然也不可能會選擇和公主在一起。
估計是唐朝的皇帝認(rèn)為能夠成為駙馬,本身就已經(jīng)擁有珍貴的地位,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給駙馬更多的官職,然后去彰顯出自己的尊貴,所以大部分的駙馬全部都是一些閑職,根本就沒有什么實際的權(quán)利,這點也會讓所有的駙馬覺得有一些不爽。根據(jù)相應(yīng)的統(tǒng)計,唐朝大概有160多個駙馬,但是能夠進(jìn)入到朝廷可以成為重要人員的,卻只有10個左右,有一些連一些正式的官職都沒有,這一點確實也會讓人覺得遺憾,所以許多的人都不愿意成為駙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