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面是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中國傳統(tǒng)小吃,制作原料主要有面條、雞蛋、肉絲、小油菜、蔥段等,口味鮮美,炒面條是以面條、雞蛋或肉為主要食材的面食。在中國,炒面主要有:廣州的豉油皇炒面、漯河的炒面、安慶的炒面、蕪湖的炒面、遼寧的炒面、潮汕干炒面、山東拌炒面等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炒面的做法。
做法一
1、將面條放入開水,小煮一會,撈出過涼水;
2、鍋燒熱,滑油(這樣不會粘鍋),放入雞蛋,炒熟盛出;
3、放入蔥段、香蔥、小油菜、胡蘿卜絲、肉絲翻炒、老抽調味,再放入面繼續(xù)翻炒;
4、改用筷子不斷攪拌面,目的是攪散面,再放入雞蛋、蔥,翻炒一會即成。
做法二
1、將細面條上蒸鍋蒸熟;
2、將肉絲和扁豆絲一同炒熟,加適當鹽即可,盛出待用;
3、鍋內放油燒熱,加入蔥花和蒸熟的面條(面條要用手拉斷,成5至10厘米長)翻炒,放入鹽、蒜、西紅柿、醬油、醋,加適量水(如果拿不準可一次少加些,待不夠再加,水加多了面就糊了,加少了面太硬口感不好);
4、待西紅柿將水分全部滲入面中,面基本炒好后,加入先前炒好的肉絲、扁豆一同翻炒,出鍋;
5、盛出后,配上外買的香腸、肘花味道更加。
做法三
1、將香菇放入碗內,倒入沸水泡軟,取出,去蒂洗凈(泡汁濾清備用),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;白菜洗凈,取菜心或嫩幫,切成小長方片。
2、將面條煮至七八成熟,用冷水漂清,撈出控水晾涼,裝入盤內。
3、將炒鍋內倒入花生油,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香菇片、白菜片,炒至嫩熟,放入醬油、濾清的泡香菇汁和鮮湯,燒沸后翻炒均勻,加入精鹽和味精,調好口味,盛出香菇片和菜片。
4、鍋內留湯汁,再燒開時放入面條,用筷子劃散,炒約2分鐘,至湯汁被面條吸收、入味后,再放入香菇片、菜片,蓋在面條上,稍燜一下,即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