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囊炎是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的統(tǒng)稱,是指由膽囊結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膽囊內(nèi)發(fā)生急、慢性炎癥反應的過程。膽結石和膽囊炎有什么區(qū)別?患膽囊炎不能吃什么?下面就和生活百科網(wǎng)一起了解下吧!
膽結石和膽囊炎的區(qū)別
膽囊炎與膽石癥互為因果,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是膽囊受細菌的侵襲,膽囊壁水腫、發(fā)炎,致使囊壁的血供障礙,進一步加劇炎癥,膽囊對膽汁酸和卵磷脂吸收增加,使膽汁酸正常比例失調。細菌由于炎癥,囊壁粘膜脫落。膽囊、膽管的炎癥,可造成膽汁瘀滯,這些都是形成結石的重要因素。如果結石的形成,由于結石的刺激或結石嵌頓于膽囊頸或膽囊管內(nèi),膽汁排泄不暢,膽汁對膽囊壁的化學刺激,又非常容易受細菌感染,發(fā)生急性膽囊炎,或者使慢性膽囊炎急性發(fā)作。
在膽囊炎病人中,90%以上是由結石引起的,有10%的非結石性膽囊炎,最常見的有梗阻性膽囊炎,由于膽囊管過長、扭曲、粘連,淋巴結構腫大,腫瘤,異位動脈壓迫等因素都可造成膽囊管梗阻,使膽囊排空障礙,膽囊受化學刺激,細菌感染造成急性膽囊炎。還有化學性膽囊炎。
還有些脫水病人,膽鹽濃度升高,也可以生急性膽囊炎。細菌性膽囊炎,如敗血癥、結核、傷寒、放射線菌等細菌感染造成血行播散成發(fā)生細菌性膽囊炎。也可由于創(chuàng)傷、手術造成血容量不足,血管痙攣,血流緩慢,膽囊動脈還可形成血栓,致使膽囊壁缺血壞死,繼發(fā)膽囊感染。因此膽囊炎與膽石癥關系密切,必須同時防治。
膽囊炎不能吃什么
(1)膽囊炎在急性發(fā)作期,忌食油炸、煎的食物,忌食蛋類、肉湯及飲酒;進食應限于低脂肪、低蛋白、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,隨著病癥的消退可逐漸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,如瘦肉、魚、蛋、奶和水果及鮮菜等。
(2)慢性膽囊炎患者,平日進食應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為主。每2~3小時進食1次,以刺激膽汁分泌。吃易消化的蛋白質,每天50g。勿吃動物腦、腎、蛋黃、油炸食物、辛辣品。
意見建議:在膽囊炎的治療期間,一定要注意飲食,忌食高油脂類食物,飲食應當以清淡為主,避免加重膽囊的負擔,影響治療效果平時在飲食方面多注意
暴飲暴食易引發(fā)膽囊炎
暴飲暴食的人,膽汁容易變得濃稠、容易形成膽結石,從而誘發(fā)膽囊炎等疾病。對于這種膽囊炎患者一般是在過量進食了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動物內(nèi)臟后引起急性發(fā)作。
急性膽囊炎主要表現(xiàn)為:右上腹持續(xù)性疼痛、陣發(fā)性加劇,可向右肩背放射,常伴發(fā)熱、黃疸、惡心、嘔吐以及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