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網(wǎng)友問家庭溝通中常見的幾種類型,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家庭溝通中常見的幾種類型。
討好型溝通方式、指責(zé)型溝通方式、超理智型溝通方式、打岔型溝通方式、一致型溝通方式。
1、討好型溝通方式
這一類型的溝通者常常自我貶抑、自我乞憐和讓步,總是感到抱歉且不斷試圖取悅他人,尤其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。在語言上,常用“這都是我的錯;沒有你,我活著沒什么意思;我只是想讓你高興等等”。討好型溝通方式,讓人從心理上產(chǎn)生憐憫。
2、指責(zé)型溝通方式
這一類型的溝通者常常忽略他人,支配、批評和攻擊他人,經(jīng)常挑剔別人的錯誤。TA也許并不是個“惡人”,可是這一張刀子嘴,卻總讓他人感到很難受。
當(dāng)你辛苦洗完碗之后,“你這叫洗碗?完全沒洗干凈”。當(dāng)你拖完地之后,“你連家務(wù)都做不好,還能做什么?”當(dāng)孩子成績考得不好時,“孩子成績不好,都是因為你”。
3、超理智型溝通方式
這一類型的溝通者常常采取如同電腦般的冷靜與冷酷立場,并不在乎自己與對方的感受,隨時保持理性,以避免自己情緒化。超理智的人很像一臺電腦在運作,只處理信息不處理感受,因此也會被稱為電腦型。
4、打岔型溝通方式
這一類型的溝通者常常做一些事情使自己和他人分心,表現(xiàn)出一副看起來和任何事都無關(guān)的樣子,從而忽略自己、他人和情境。打岔有兩種形式:積極打岔,即TA在你面前,參與溝通,但是沒有重點,總岔開話題;消極打岔,即TA選擇逃避,直接離開或者在你面前沉默不語。
5、一致型溝通方式
這一類型的溝通者通常能夠真誠真實地表達(dá)自己,同時,也能關(guān)注對方,在適當(dāng)?shù)那榫持校瑐鬟_(dá)直接的訊息,并且為此負(fù)責(zé),能顧及自己、他人和情境,也就是指,我們所說的話和我們身體的感受是一致的,我們能準(zhǔn)確表達(dá)出自己。這種溝通方式看上去很簡單,但我們卻很難做到。
以上就是家庭溝通中常見的幾種類型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