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晉。陶淵明,名潛,字元亮,別號五柳先生,卒后私謚靖節(jié),世稱靖節(jié)先生。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被譽(yù)為“隱逸詩人之宗”、“田園詩派之鼻祖”。是江西首位文學(xué)巨匠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參軍、鎮(zhèn)軍參軍、彭澤縣令等職,最后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,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,從此歸隱田園。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,被稱為“古今隱逸詩人之宗”,有《陶淵明集》。
陶淵明作品介紹
陶淵明雖寫過一些膾炙人口、久誦不衰的辭賦和散文,但其主要成就是在詩歌方面。他歷來都是以一個詩人的身分被載入文學(xué)史的。陶淵明的詩歌題材包括:哲理,如《形影神》;贈別,如《與殷敬安別》、《贈羊長史》等;家訓(xùn),如《命子》、《責(zé)子》等;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園詩和詠懷、詠史詩?!短諟Y明集》,梁昭明太子蕭統(tǒng)搜集陶淵明遺世作品,編為《陶淵明集》七卷,錄一卷,并為之作:《陶淵明傳》、《陶淵明集序》。
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
陶淵明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來到離家鄉(xiāng)不遠(yuǎn)的彭澤當(dāng)縣令。在那年冬天,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,到彭澤縣來督察。督郵,品位很低,卻有些權(quán)勢,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。這次派來的督郵,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,他一到彭澤的旅舍,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。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,不肯趨炎附勢,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(fā)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,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,于是他馬上動身。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:“大人,參見督郵要穿官服,并且束上大帶,不然有失體統(tǒng),督郵要乘機(jī)大做文章,會對大人不利的!”這一下,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。他長嘆一聲,道:“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(xiāng)里小人折腰!”說罷,索性取出官印,把它封好,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,隨即離開只當(dāng)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