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牌對王牌》王濛首次談比賽背手真相,??岬谋澈笫切了岬难獪I!
“我的眼睛就是尺!”
2021年,中國短道史上第一個“三冠王”王濛火了,火了之后王濛早起比賽和說過的話都被網(wǎng)友們考古了一翻,其中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和背手比賽成為王濛身上最亮的標(biāo)簽,也成為大眾崇拜她的亮點。
因為在大家眼里背手比賽是一種對自身實力非常自信,且沒把對手放眼里的王者行為,只有擁有絕對的實力才敢做這樣囂張的動作。
但是王濛在最新一期《王牌對王牌》中,卻無意間透露出自己背手比賽的真相,而這個真相和大眾所想完全不同。
在《王牌對王牌》中,沈騰無意間的一個大爺遛彎背手動作被賈玲看到后,賈玲調(diào)侃道:“王濛滑短道速滑的時候,就跟你現(xiàn)在的狀態(tài)一樣,就是溜?!?/strong>
王濛看大家對她背手溜比賽比較好奇,于是就告訴了大家她背手比賽的兩個重要原因。
一、防止被判犯規(guī)。
第一個原因就是防止被莫名其妙地判犯規(guī)。
王濛10歲的時候就開始學(xué)習(xí)滑冰,為了滑冰她吃了不少苦頭,一邊要好好學(xué)習(xí)給父母一個交代,一邊要訓(xùn)練滑冰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于是才10歲的她就能做到每天早上5點鐘起來練習(xí)滑冰,到點后回家吃飯上學(xué),因為她的刻苦努力13歲時她在市滑隊中就一直排名第一。
16歲那年,王濛在全國九運會上奪得銅牌,被國家隊看中了,并選入國家隊培養(yǎng),也正式開啟了她的冠軍之路。
在各種大大小小的短道速滑比賽中,王濛都能輕松地靠實力取勝,但是實力越強就越容易被小人暗算。
在一次1500米比賽中,一開始各國選手相安無事,都在用各自的實力證明自己,但到了最后一圈決賽圈時,一名韓國隊的選手突然繞到了王濛的身旁,并不小心的碰到了王濛的手臂,導(dǎo)致王濛錯失了金牌。
就這種明目張膽的犯規(guī)行為,在裁判眼里卻是合法的。
后來王濛更是在比賽中遭遇過多次陷害,她明明就沒有碰到任何對手,但裁判卻判定她犯規(guī)了,如今說起這事兒她心中仍有氣悶,因為她冤枉?。?/p>
也正是因為這個,她才決心練習(xí)背手溜冰,因為手背到身后后,不管其他選手如何給她下黑手,裁判眼神如何不好都不可能以她手碰到別人作為犯規(guī)的理由。
二、加速奪冠絕技。
第二個原因是背手滑行的速度更快。
背手比賽是從2013年開始的,當(dāng)時王濛背著手出現(xiàn)在比賽場上時,大家都非常不解和震驚,因為背手的她一直都在隊伍的最后面,慢慢悠悠的像個老大爺,導(dǎo)致很多人都忘記了王濛的存在。
而且因為這一次比賽是王濛被禁賽411天后的第一次比賽,有不少人覺得王濛這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,但當(dāng)比賽進行到最后一圈時,王濛卻猶如一陣風(fēng)似的從外道加速,只用了一個直線道就越過了所有人到達了第一名。
她的速度快到讓其他人都沒察覺,也讓在場觀戰(zhàn)的人們目瞪口呆,因為誰都沒想到她最初一副大爺遛彎的模樣,最后竟然能成功奪冠。
背手奪冠讓她一站成名,在短道速滑圈中也流傳出了許多關(guān)于她的傳奇故事。
因為一般的選手之所以會用雙手?jǐn)[臂,是因為要保持平衡,借用四肢的力量和你只用腿部的力量是不一樣的,而且手臂擺動是可以提高速度的,所以大部分的選手都會用到手臂的力量。
而王濛之所以不用,除了避免犯規(guī)外,她還尋找到了另外一種比擺動雙臂更適合自己,更快速的動作。
擺動雙臂其實是一個有利有弊的東西,雖然能提速,但是在彎道滑行時,是要降速的,因為過彎的離心力太大了,擺臂不降速的話就容易摔出去。
但背手卻可以不受彎道離心力的影響,可以高速滑行,也就是說其他選手都在減速的時候,王濛可以加速,如此就能把其他選手甩得遠遠的了。
而這項絕技也并不是一天兩天就練成功的了,從最開始王濛被黑手判定違規(guī)后,她就開始琢磨背手滑冰了,不斷地練習(xí)完善,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練成功的,期間摔了無數(shù)次,每次訓(xùn)練后都得渾身疼,但她卻從來沒放棄過。
正是因為她的不放棄,才成就了如今的“三冠王”,才讓她成為中國短道速滑史中的一個傳奇人物。
在外人看來她背手比賽很酷,很帥,有藐視一切的王者氣勢,可誰又了解她背后遭遇了多少心酸苦楚,付出了多少努力呢?
雖然現(xiàn)在她退役了,但她仍舊在為中國奧運付出,她在國家隊當(dāng)教練,為中國短道速滑培養(yǎng)更多的人才,她開辦MC機構(gòu),為更多的退役奧運健兒提供就業(yè)機會,王濛真的是一個越了解越喜歡,越傾佩的一個奧運健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