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雖然是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,才當(dāng)上了這個皇帝,但是后人對李世民的功績評價還是很高的,畢竟還是一位盡心盡責(zé)的好皇帝。不過再好的皇帝也對美色抵抗力不強(qiáng),晚年的李世民也很喜歡自己年輕的妃子。那李世民一生最喜歡的妃子到底是誰呢?其實(shí)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之間的愛情還是被美化了很多,長孫皇后13歲就嫁給了李世民,而且還幫他開創(chuàng)貞觀之治,就貢獻(xiàn)來說長孫皇后是無法被替代的。
古代后宮中,能得到皇帝垂愛是所有后妃夢寐以求的殊榮,她們?yōu)榇速M(fèi)盡心機(jī),為此望斷愁腸。但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宮中卻有這樣一位妃子,她在得到皇帝召見時故意姍姍來遲,最終卻又用一招就征服了君王,讓他甘心等候。
男人是這世界上最專一的動物,他們永遠(yuǎn)喜歡年輕貌美的姑娘。李世民也一樣,他晚年瘋狂迷戀著一位正值妙齡的妃子。這一天,李世民又傳令召幸愛妃,但他左等右等,卻遲遲不見佳人身影,于是怒不可遏,大發(fā)雷霆。
很久以后,那位妃子總算來了,此時李世民正在氣頭上,妃子見狀卻掩面而笑,隨后提筆寫下了一首五言絕句:
朝來臨鏡臺,妝罷暫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詎能來?
意思就是說:為了等候皇上召見,我一大早就開始對鏡梳妝,但妝容整齊后我卻偏偏要徘徊不前,讓你多等我一會。周幽王一擲千金,褒姒才勉強(qiáng)一笑,我又怎能你一召見就來呢?
短短20個字,把妃子企盼皇帝的情形描寫到淋漓盡致,言辭間,戲謔中帶著俏皮,自尊中帶著深情。正所謂“欲拒還迎”、“欲擒故縱”,男人還是很吃這一套的。李世民看完了這首小詩,瞬間怒氣全消,不但沒有怪罪她的怠慢,還盛贊了她的才情??v觀兩千年封建王朝史,能用一首詩征服皇帝的妃子,無出其右者。
這首詩名叫《進(jìn)太宗》,作者是李世民晚年的寵妃徐惠。徐惠是歷史上著名的一代才女,她當(dāng)年之所以被選入后宮,憑借的正是她的過人才華和詩詞水平。
用現(xiàn)在的話說,徐惠就是典型的神童,她5個月時便開始牙牙學(xué)語,4歲時熟讀《論語》,8歲時寫了一首《擬小山篇》:“仰幽巖而流盼,撫桂枝以凝想。將千齡兮此遇,荃何為兮獨(dú)往?”這首詩在當(dāng)時流傳很廣,讓她一詩成名。后來當(dāng)朝皇帝李世民也拜讀了這首詩,看后大為贊嘆,于是將少女初長成的徐惠收入后宮,納為寵妃。
徐惠比李世民整整小了29歲,年輕貌美,才華橫溢,她是李世民晚年最寵愛的妃子。通過上述這件趣事不難得知,徐惠寵冠后宮靠的絕不僅僅是好看的皮囊,更多的則是有趣的靈魂。李世民愛的不但是徐惠的年輕貌美,更是她的柳絮才高,她的文采飛揚(yáng)。
這樣一位傳奇才女,她的結(jié)局更加令人感慨,李世民死后,徐惠積郁成疾,不肯醫(yī)治,只求速死,最后殉情而亡,年僅23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