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上面會有所區(qū)別,以前北方的糯米產(chǎn)量比較少,元宵就成為了正月十五的一種特定食品,被稱之為元宵。南方糯米產(chǎn)量比較豐富,用糯米夾餡的食物比比皆是,湯圓的字面意思就是熱水中的圓子。如今伴隨著生活水平慢慢的提升,原材料就沒有受到地區(qū)的限制,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可以吃到這些食物。
制作工藝
北方的元宵一般都是在簸箕里倒上餡料,將米粉在搖晃之后就會滾成球狀,形成了所謂的元宵。南方的元宵又被稱之為湯圓,有一種包餃子的意思,先把面團全部揉捏成團狀。放上內(nèi)部的餡料,慢慢的就可以做成圓形。湯圓用的是一種早就已經(jīng)和好的面團,相對來說表面比較光滑,而元宵就是用干粉滾起來。相對是比較松軟干燥的。
食用方法
兩者全都可以用水煮著吃,但元宵所使用的是干粉,一般在煮的時候要比湯圓的時間更長一些。在熬煮之后,湯水就會顯得比較渾濁,可能就需要煮10分鐘左右,口感比較硬,主要是以甜的為主,里面有豆沙、黑芝麻。湯圓在熬煮時就不需要太長的時間,大概3~5分鐘即可,湯水比較清澈,會有多種不一樣的口味,有傳統(tǒng)的黑芝麻,還會有鮮花或者水果味道。
包裹餡料不同
北方的餡料是非常傳統(tǒng)的,常見的餡料有豆沙,還有黑芝麻,這些全部都是比較甜的餡料。南方的元宵就會有很多不一樣的餡料,除了甜的,還會有一些比較咸的,比如肉丁或者是火腿。而這種餡料對于北方人而言是聞所未聞,這可能就是地域差異所造成的一種飲食差異,讓人們在品嘗時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