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下雪之后,路面都會被撒上一些鹽,主要是因為撒鹽能讓道路不結冰,促進冰雪的融化。因為鹽的成分是氯化鈉,氯化鈉的特性就是急速的溶于水,這樣就在雪的表面的水分之中,形成了氯化鈉的溶液,可以將冰雪融化成了水。水中加入了氯化鈉,導致水的冰點下降最多20度,從而加速了雪的融化。
冬季由于氣溫比較低,大雪天也給外出的行人造成了一種困難,鹽具有一個主要的特性,不僅吸水還能吸熱,當鹽和雪接觸碰撞之后,鹽就迅速吸收了雪表面的水分,降低了冰點。因此就算是周圍的氣溫比較低,也能促進冰雪的融化。鹽雖然融化積雪能減少安全隱患,給人們出行帶來方便,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。
鹽融化雪的壞處:
1.鹽不管是在水泥路還是柏油路上使用,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,目前所用的材料不具備扛鹽性,會加快路面的破壞程度。
2.大量的使用鹽化雪之后,會導致土壤開始出現鹽堿化,這些變化對于植物的生長不利,對于道路和橋梁的一些基礎建設都會造成腐蝕,在采用溶雪的時候,應當減少鹽的使用量,而是選擇更為環(huán)保的融雪劑。
下雪天路上撒鹽是現在常用的一種融化冰雪的方法,能保障道路的交通安全,因為撒鹽之后的路面會產生一定的摩擦力,車輛行駛的時候更加穩(wěn)定,但如果路面的積水太多,或者過于光滑,即使撒鹽了也會效果大打折扣,一樣容易造成交通安全,在下雪天無論是否撒鹽,都應該提高警惕減速慢行,確保安全行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