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經(jīng)濟和社會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代人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。除了注重平時的飲食,還會選擇多樣的運動方式來鍛煉身體,增強身體的抵抗力,提高身體素質(zhì)。比如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飯后去散步,鍛煉身體,幫助胃部食物消化。那么飯后可以立即散步嗎?飯后多久散步好呢?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一般飯后半小時后可以散步。
一般情況下晚飯半個小時后散步效果是最好的,因為這時天氣適宜,溫度時宜,并且晚飯后消化后,這時在進行散步能使人的身心愉悅,而且有利于胃部食物的消化,也有利于心肺功能的鍛煉。
晚飯30分鐘后可以散步,常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,這個時候指的就是晚飯后30分鐘后再進行散步,如果在早上起床時散步,這時天還沒亮,外面比較寒冷,也比較不安全,霧霾也比較重,這時候散步是不利于健康的,特別是對于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,如果在這個時候進行散步,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。
同時,也不建議在飯后立刻散步,飯后立刻散步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損害身體健康,建議最好在晚飯后30分鐘散步,這個時候人體的各項機能處于最佳狀態(tài),這時候散步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散步的注意事項
走路姿勢
走路的姿勢應(yīng)該正確,正確姿勢有利于健身。走路時要有正確的姿勢,頭要正,目要平,軀干自然伸直。這種姿勢有利于氣血運行。步行時身體重心前移,呼氣時稍用力,吸氣時要自然。步行的速度要根據(jù)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,以每分鐘走80米左右,健身的效果最明顯。
老年人的散步方式
注意進行鍛煉,減輕體重。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,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,只有步子大,胳膊甩開,才能促進新陳代謝;肥胖者要走遠點,長距離疾步走,步行速度快些,可使血液內(nèi)的游離脂肪酸充分燃燒,從而減輕體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