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圓作為一種特色美食,日常餐桌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味,并且也是新春佳節(jié)的必備佳品。一般情況下,湯圓都是冰凍出售的。在煮湯圓時需要注意,冰凍湯圓最好是熱水下鍋。冰凍湯圓不適合冷水下鍋,因為冰凍湯圓突然遇熱易出現(xiàn)外皮破裂的情況。鍋內(nèi)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,下入包好的湯圓,大火煮開,澆冷水,再次煮開,視湯圓的大小可以澆2~3次冷水,煮至湯圓飄起來就好了,出鍋即可。
湯圓和元宵的區(qū)別
1、制作方法不同:北方的元宵是提前做好餡料,然后用一個特別大的竹筐,將餡料放入竹筐中,一邊搖一邊撒水,經(jīng)過來回滾動,糯米粉會均勻地包裹住餡料,等搖成大小均勻的球時,元宵就做好了。所以元宵是“滾”出來的。因為是一層一層“滾”出來的,所以元宵的外皮干燥且粗糙。南方的湯圓也是提前做好餡料,但不同的地方是大家會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團,然后分成面劑一個一個的包裹餡料,所以湯圓是“包”出來的。這種做法跟平常我們做的包子餃子類似,包出來的湯圓表皮自然光滑且細(xì)嫩。
2、包裹餡料不同:北方的元宵餡料相對傳統(tǒng),常見的有黑芝麻,五仁,豆沙等等,都是常見的甜口餡料;而南方的元宵除了這些餡料,還有火腿,肉丁等咸口的餡料,這種咸口的餡料絕大部分北方人都沒吃過,這可能就是地域差異帶來的飲食差異吧。
3、保存時間不同:北方的元宵保質(zhì)期比較短,即使冷凍保存,保質(zhì)期也不會超過5天,而且元宵的表皮很容易開裂,所以北方吃元宵一般都買當(dāng)天現(xiàn)做得成品。南方的湯圓保質(zhì)期就比較久,市面上常見的速凍湯圓,一般保質(zhì)期都在12個月以上,適合長時間的保存。
吃湯圓注意事項
1、學(xué)會選擇
購買元宵、湯圓時,大家除了要查看包裝上的生產(chǎn)日期、保質(zhì)期、儲存條件等信息之外,還要記得看營養(yǎng)成分表,盡量挑選熱量、脂肪含量比較低的產(chǎn)品。另外,對于能接受咸口的人來說,買鮮肉餡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因為在同等重量下,鮮肉餡一般要比黑芝麻、花生等甜口餡料碳水化合物含量少、蛋白質(zhì)含量高,甚至脂肪也會略低一些。
2、學(xué)會控制食用量
元宵和湯圓一次可不能吃太多,3~5個就夠了。吃完之后,大家還要記得適當(dāng)減少別的主食攝入,以免熱量超標(biāo)。一餐里也不要只吃這一種食物,最好搭配別的食材,比如蔬菜、肉類等,既能豐富營養(yǎng),又可以降低整體膳食的升糖指數(shù)。對于糖尿病人來說,最好將元宵、湯圓放到一餐的最后吃,有助于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;對于兒童、老年人等胃腸功能比較弱的人群來說,吃湯圓時一定要注意細(xì)嚼慢咽,以減少腸胃的工作負(fù)擔(dān)。
3、別等涼透了才吃
糯米放涼后黏性和韌性都會增大,進入腸胃后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。所以,大家在吃糯米皮的元宵、湯圓時,最好放涼到40℃左右、溫?zé)岬某潭染褪秤?,千萬別等到完全冷了以后再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