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雷時能打手機。無論是手機本身,還是用手機打電話,都不會影響雷電的走向,即不會增加使用者被雷擊的概率。在特定天氣條件下,云層內(nèi)的各種微粒因碰撞摩擦積累電荷達到足夠數(shù)量,云層之間或云層與大地之間的電壓會達到閾值,使得空氣被擊穿,引起放電,這就是打雷。這種放電會優(yōu)先通過距離近且電阻小的路徑。而手機體積很小,對人的高度及電阻的變化影響微乎其微;打電話時的信號是通過交變的電磁場傳遞的,并不能形成一個“放電通道”,因此在雷電天氣下也可以放心使用手機。
什么時候容易遭遇雷擊?
人會不會遭雷擊,與是否處在環(huán)境中的最高點關(guān)系最為密切。雷電流總是選擇距離最近、最易導電的路徑通過,容易對發(fā)生區(qū)域內(nèi)最高的物體放電。在城市中,雷電會先打在高樓大廈上,人無論是否打傘、打什么材質(zhì)的傘、是否打手機都是不會被雷擊中的;但在空曠的地方,樹、人往往都是相對的高點,很容易吸引雷電被擊中??諘绲奶镆?、草坪、公園、沙灘、海面、足球場、高爾夫球場等,在雷雨天氣里都是非常危險的地方。
其次,金屬、電解質(zhì)溶液和人體都是導體。干燥的木頭和空氣不是導體,一旦濕潤便成為了導體。若雷雨天處在空曠的地方,身上還帶著導體,那么人就像個避雷針,在主動吸引雷電。除了雷擊,雷雨天里還要防止觸電。電線桿可能會漏電使水中帶電,需遠離。特別提醒一下:雷雨天不要在高鐵站臺撐傘。
雷雨天注意事項有哪些?
盡量避免外出,尤其不能在野外活動。雷電活動往往時間短、強度大,等雷電減弱后再行動是最為明智的選擇。如果一定要出行,不要帶金屬傘架雨傘和尖頭傘,應(yīng)帶塑料傘架雨傘和平頭傘。不要進入孤立的木屋棚屋、崗?fù)?、大樹下、電線桿下避雨。若處于危險區(qū)附近,單腳跳躍離開。
室外積水漫進屋內(nèi)時,應(yīng)及時切斷電源,防止觸電傷人。不要在高鐵站臺撐傘,避免觸電。不要在水面和水邊逗留,雷雨天氣里,水中會帶電荷,在河流、湖泊、海濱游泳或在河邊洗衣服、釣魚、玩耍等都是很危險的行為。不要打赤腳,身體直接接觸地面會加大被雷擊的可能性,應(yīng)該穿鞋,或在腳底墊上塑料等絕緣體。若在雷雨天氣中身處空曠地帶,應(yīng)遠離手機、金屬傘架雨傘、首飾、自拍桿、高爾夫球桿等一切可能導電的物品,盡量降低身體躲避雷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