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母其實就是貝殼中可以產出珍珠的一個品種,也正因為如此而得名珍珠母,這是一種名貴的品種,不僅是因為其可以產出珍珠,更是因為珍珠母是一種中藥材,可以有效清肝明目、鎮(zhèn)靜安神、清熱止血等功效,下面具體看看這種珍珠母的功效與作用。
1、平肝潛陽
珍珠母咸寒入肝,有平肝潛陽,清瀉肝火作用,適用于肝陰不足,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、耳鳴、心悸失眠等癥,也用于高血壓頭暈痛,常與鉤藤、天麻等同用。
2、清肝明目
珍珠母性寒清熱,有清肝明目之效,用于肝腎陰虛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疾,用本品既能清肝火,又可補肝陰,肝虛目昏、肝熱目赤皆可選用?,F(xiàn)用珍珠層粉制成眼膏外用,治療白內障、角膜炎及結膜炎等,均有一定療效。
3、鎮(zhèn)驚安神
珍珠母質重入心經,有鎮(zhèn)驚安神之功??捎糜谥委熜募率摺Ⅲ@厥、心煩意亂等,常與茯苓、菖蒲、酸棗仁等同用。
4、清熱止血
珍珠母入心肝血分,可清血分之熱,能清熱止血,各種出血凡屬于熱者皆可使用,流鼻血、便血、尿血。
5、燥濕收斂
此外,將珍珠母研細末外用,能燥濕收斂,用治濕瘡瘙癢,潰瘍久不收口,口瘡等癥。
6、珍珠母的禁忌
本品屬鎮(zhèn)降之品,故脾胃虛寒者,孕婦慎用。
7、配伍應用
1.配生地:生地為滋陰降火、涼血止血要藥,二藥合用。一滋補腎肝之陰,一平潛上亢肝陽,用于腎陰不足、肝陽上亢之頭疼、眩暈、耳鳴,且可活血止m,治療血熱妄行、吐衄崩中。
2.配白芍:白勺有補血斂陰之功。肝藏血,血虛陰虧,不制肝陽,肝陽上亢,本品養(yǎng)血斂陰,故有柔肝平陽之用。二藥配伍,平肝潛陽,用于肝血不足、肝陰虧損、肝陽上亢,癥見頭暈目眩,脅肋疼痛,四肢拘攣等。
3.配菊花:菊花養(yǎng)陰泄熱,清芳疏泄,善祛風熱,平肝明目,二藥合用,皆能平肝明目,且可清熱,用于肝陽上亢、風熱上攻,癥見頭目眩暈,頭疼目赤,羞明畏光等。
4.配豬肝:豬肝以肝養(yǎng)“肝”,同氣相求,珍珠母養(yǎng)肝陰、清肝熱,二藥相配,治療肝虛目昏、夜盲等。
5.配膽南星:膽南星苦涼,消化痰熱,熄風定驚,二藥配伍,清化熱痰、鎮(zhèn)心定驚,用于癲狂驚癇及驚悸怔忡。
6.配酸棗仁:酸棗仁善補肝膽,兼可寧心,為安神佳品,二藥伍用,一養(yǎng)心安神,一鎮(zhèn)心定驚,用于虛煩不眠、驚悸多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