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網貸觀后感
校園網貸觀后感 篇1 6月24日中午,細雨綿綿,但高專食堂前廣場上聚集了不少學生,撐著傘,認真閱讀著海報上的文字。
校園網貸的危害極大,建議大學生盡量不要碰這種東西。
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(huán)境和市場環(huán)境,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。與傳統(tǒng)銀行給予大學生的信用貸款相比較,網絡平臺貸款的利息和手續(xù)費都要高,且信息不透明。大學生為了提前消費或者做生意,甚至借錢炒股來貸款。
思路: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(fā)展的現(xiàn)狀,然后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,最后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(fā)生。
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。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,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,且平時就有惡習,那么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。
校園貸為什么能夠在大學內得到發(fā)展,一大部分還是因為學生的攀比心理。
校園網貸問題科通過哪些途徑引誘大學生上當受騙
校園網貸問題途徑:回租貸、培訓貸?;刈赓J:名為租賃,實為借貸,通過讀取通訊錄等方式控制借款人?;刈赓J貸款公司要求讀取大學生的通訊錄,掌控大學生的隱私信息。
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,有女大學生被要求“裸持”(以手持身份證的裸照為抵押)進行借款,逾期無法還款將被威脅公布裸照給家人朋友,且借款周利息高達30%。
校園貸主要是運用利息先行扣除,高條低條,陰陽合同方式吸引大學生“上當受騙”。
校園貸信息詐騙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種:通過互聯(lián)網平臺向在校大學生推送貸款廣告,以免抵押、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;并要求繳納貸款手續(xù)費、管理費、保證金等費用,收到學生支付款項后即將其拉黑不再聯(lián)系。
如何看待大學生網貸問題
首先,網貸作為一種借貸方式,在滿足某些特定情況下可以為個人和企業(yè)提供便利和資金來源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網貸存在一定的風險。如果借款人沒有能力按時還款,會產生高額的滯納金和利息,導致債務不斷累積。
:大學生一般并不缺生活費,校園網貸只不過是對自己消費欲望的擴充。
是一種非常不理智的行為,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時期,對金錢概念模糊,不明白需要多大的努力獲得一分錢。
總的來說,大學生網貸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事物,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現(xiàn)的問題。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金融監(jiān)管,網貸行業(yè)保持自律,社會共同監(jiān)督;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,避免非理性消費。
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視金融知識教育,加強對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,無疑具有鮮明的現(xiàn)實針對性。非法校園貸走了,但換個馬甲的新騙局還可能登場。加強財商教育,就相當于為大學生披上抗擊詐騙的盔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