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孩子遭受欺負,家長要站在他們身邊,看到他們的委屈和失落。不同于簡單粗暴的對抗,正確的方法是培養(yǎng)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,適應(yīng)社會,從而讓他們不容易受到欺負,更好地成長。
女兒進入一年級后,常常受到后排的一個男生的欺負,包括搶走文具、說難聽的話,甚至偶爾動手打女兒。
女兒向我們傾訴,讓她爸爸感到心疼,他提出要女兒還手打回去,或者親自找男孩的家長理論。女兒按照爸爸的建議行事后,情況并未好轉(zhuǎn)。
當孩子受到欺負,是否應(yīng)該還手?這是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(yīng),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顯得強悍,不容易被欺負。但我們需要認識到,讓孩子“打回去”并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,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。
一、讓孩子打回去可能帶來的問題
1.反擊成功的情況
如果孩子成功反擊,可能會鼓勵他們以后更多地使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。這種情況下,孩子可能會淪為施暴者,對其他更弱勢的孩子進行攻擊。
2.反擊失敗的后果
如果孩子的反擊失敗,可能會面臨更頻繁的報復,承受更多的傷害。此外,這也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懦弱、缺乏自信,對父母的建議產(chǎn)生懷疑。
二、正確處理孩子受欺負的方法
1. 安撫孩子情緒,傾聽他們的想法
孩子被欺負時,首先要安撫他們的情緒,傾聽他們的想法。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,傾聽能夠讓孩子感到被關(guān)心和支持。
2. 肯定孩子的行為,了解事情經(jīng)過
對孩子的勇氣要予以肯定,告訴他們能夠隨時向父母傾訴,父母會一直保護他們。同時,了解具體發(fā)生的事情,以便更好地處理后續(xù)問題。
3. 給孩子撐腰,尋求幫助
不是讓孩子放任被欺負,而是引導他們正確應(yīng)對。如果孩子不想與某人交往,可以通過老師的幫助調(diào)整座位,離開對方。父母也可以告訴孩子,有時候可以逃跑,找老師、家長或其他大人幫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