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鍋,古稱“古董羹”,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(fā)出的“咕咚”聲而得名,是中國獨創(chuàng)的美食之一,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?;疱佋谥袊鴼v史悠久,并且在很多地區(qū)發(fā)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口味,比如廣東的打邊爐,北京的涮羊肉,以及非常有名的重慶火鍋。重慶火鍋一般是用九宮格分開的。其實九宮格火鍋可以說是重慶人在吃火鍋方面的智慧,它根據鍋里火力和油溫的情況,把鍋分成九份,不同的地方,適合放不同的食材,這樣吃起來更方便。若是把食材都混放在一起,不但不方便夾出來,還容易導致有些食材煮老了,有些食材還夾生。而九宮格火鍋把鍋劃分為9個格子,分別代表了3個區(qū)域,中心格1個,十字格4個,四角格4個。
九宮格火鍋介紹和來歷
為了增加火鍋的實用性,早年間人們便發(fā)明了一類鍋具,由四塊分隔道具組成,將普通火鍋分成大小不一的九個格子。從外觀上看,呈現出九宮格的形態(tài),因而大家就將這種具有獨特造型的火鍋命名為九宮格火鍋。此前,很多人都以為九宮格火鍋是單獨的門類,但其實它只是裹上神秘色彩的重慶火鍋。傳言說,在重慶兩江交匯的朝天門碼頭,當時的江畔常有屠戶屠宰牲口,其中以牛羊居多,而屠宰后內臟部分往往會被遺棄在岸邊,在此作業(yè)的船工、纖夫們?yōu)榱顺漯嚤銓⑦@些內臟拾回洗凈,再用多種麻辣香料共煮,以掩蓋厚重的氣味。起初只是為了充饑開葷,而后來大家漸漸愛上了這種味道,并且麻辣滋味還能去除人體內的濕氣,讓人吃后精神煥發(fā),久而久之這種吃法就得到了推廣,于是街邊的小販瞅見商機,便開店營業(yè),用麻辣火鍋招待過往行人。不過,當時的消費還不足以支撐一人一鍋,于是聰明的小販便自制鍋具,將大鍋分隔成九個小鍋,一人一“鍋”,既實惠又實現了燙菜自由,同時還不用擔心自己剛丟下去的肉被他人撿了便宜。這就是九宮格火鍋的起源,朝天門火鍋認為,九宮格火鍋不僅是舊時碼頭文化的體現,同時還是人性化就餐的表率,并且九宮格發(fā)展至今,人們還開拓了它的附加功能,不同格子的不同溫度,能幫助人們更及時地享受美味,讓火鍋的魅力更上一層樓。
9宮格火鍋有9個口味嗎
九宮格火鍋并不是9個味。九宮格火鍋是很常見的火鍋,得到了大家喜愛,但是大家一直以來都有誤區(qū),認為九個格子就有九種味道,其實不然。九宮格火鍋和普通的火鍋沒什么區(qū)別,只不過用了擋板將一大個鍋分成了九個小格子,方便大家更好使用。其次很多人是有潔癖的,不太喜歡和他人過多的接觸,因此九宮格就很好的滿足這一需求。另外聚餐人多的時候,也比較好分,一人一格。最后一個功能就是受熱不均勻,中間的格子是最先受熱的,旁邊要遠一點,所以把難熟的食材放在中間,易熟的食材放在旁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