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芪是一種中藥,功效非常的多,能夠補氣解毒、利尿消腫,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,在中藥中被列為上品,是非常補的一種中藥,對于精神疲倦、食欲不振、面黃肌瘦、多汗、水腫等癥狀有很好的作用,那么黃芪怎么用呢?下面為大家介紹用法。
1、玉屏風散
【材料】生黃芪2份、白術2份、防風1份,大棗5~8顆。
【用法】將生黃芪、白術、防風磨成細粉后混合均勻,裝進塑料瓶中密封備用。大棗洗凈放進砂鍋里,加適量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,開火煮沸后改小火繼續(xù)煮20分鐘,把大棗煮軟。每次取9g藥粉,用沸騰的大棗水沖泡藥粉,飯前服用,一天2~3次。
【功效】有益氣固表、祛風止汗的作用。脾肺氣虛、多汗、容易傷風感冒的人可以用這個方劑,提高機體的抵抗力。
2、黃芪鯉魚湯
【材料】黃芪50g、茯苓25g、鯉魚500g左右、生姜、陳皮、食鹽各適量。
【用法】將黃芪、茯苓、陳皮洗凈,裝進紗布袋中,放進砂鍋里浸泡1~2個小時,再放入鯉魚、生姜、食鹽一塊煮45~60分鐘。撈出紗布袋,吃魚喝湯。
【功效】有補脾益氣、利尿消腫的作用,可以治療脾虛濕重引起的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癥。
3、黃芪不適人群
1、陰虛的人群
陰虛的人常出現(xiàn)手足心熱,
口干咽燥,潮熱盜汗,舌質紅無苔,潮熱盜汗,脈細數(shù),腰膝酸痛。而黃芪性溫味甘,陰虛人群食用會助熱,易傷陰動血,對身體無益。如果陰虛患者一定要使用黃芪,最好配伍養(yǎng)陰藥材使用,如生地,熟地,麥冬,天冬,玄參等。
2、濕熱的人群
濕熱容易導致人出現(xiàn)口苦,口感,舌苔黃膩現(xiàn)象,這種情況下服用黃芪的話,容易出現(xiàn)滯邪,導致病情加重。如果一定要食用黃芪,必須配伍清熱利濕藥物,如黃連,黃岑,茵陳等。
3、感冒的人群
感冒不能吃黃芪,因為黃芪固表,吃黃芪能幫助身體抵擋外邪入侵,但如果身體已經感受到外邪,再吃的黃芪的話,就把病邪關在了體內,無從宣泄,反而導致感冒病情加重。
4、孕晚期女性
孕晚期女性不能吃黃芪,黃芪有強健筋骨,補氣固表,補血的功效,起著協(xié)同滋補的作用,孕晚期吃黃芪,容易導致胎兒發(fā)育過快過大,引起過期妊娠,造成難產。
5、熱毒盛人群
熱毒熾盛表現(xiàn)為各種化膿可愛染,出現(xiàn)咽干,咽痛,口苦口感,面色通紅,唇舌紅絳,舌苔黃燥,這類人群食用黃芪,容易滯邪,產生毒副作用,因此不宜食用。如果一定要吃黃芪,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物,如梔子,黃連,大黃,敗醬草等。